巴黎科學城是我們常常在週末假日帶孩子看展覽的地方,這裡的展覽以科學為主題,適合對象年齡區別清楚明確,展覽多以趣味互動方式深入淺出的讓大家了解深奧的科學與大自然,是巴黎很熱門的展演空間,假日時期有許多家庭,非假日時期也有很多學生在此校外教學。
由於法國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文化與宗教上相當多元,所以我女兒去年秋天上了幼稚園大班之後,就常常對無宗教信仰的父母提出「上帝存在」、「上帝創造萬物」等問題。從她的童言童語中,不難想像巴黎小朋友們的下課時間,天主教與回教家庭小朋友們的對話。面對這樣的環境,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她選擇未來信仰之前,多讓她了解科學,以免將所有一切與造物都推託給上帝而不去思考。
今天中午因為工作關係,難得的沒帶小孩到巴黎科學城。工作結束時,趁機看了我一直很想看,卻沒時間看的機器人藝術展。機器人是人類模擬生命的方式之一,展覽中德國藝術與科技中心ZKM展出robotlab的機器人,用數位與點陣式的現場作畫挑戰傳統繪畫借由藝術家觀點傳達自然與現實的方式。荷蘭藝術家Theo Jensen從90年開始用塑膠管創造生命,他的巨型昆蟲無需電力與馬達,靠著風力帶動力學原理就可以在海灘上爬行。日本藝術家高谷史郎與瑞典藝術家Christian Partos 用電腦控制落下的水滴形成3D圖形像我們傳達訊息,是一場極具美感的視覺表演。平心而論,這個展覽是科學城難得科學與藝術兼具,比較沒有這麼教育性質的展覽。這個展覽也可以讓我向最近常把神掛在嘴上的女兒解說人類的努力,可惜她早在媽媽之前就已經看過展覽了。